2025/11/19
2025 年年報大改版:永續揭露正式與財務並軌
氣候風險、能源成本、碳費與供應鏈壓力都正在變成財務數字。金管會這次修訂,要求將永續專章以財務級嚴謹度呈現,若不提前整合部門資料,未來將跟不上投資市場的腳步。

於2025 年 10 月,金管會正式公告修訂《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》,為台灣上市櫃企業的資訊揭露要求帶來重大轉變。本次修訂最核心的精神,是將永續相關財務資訊全面納入年報架構,並要求其與財務報告採用一致的報導邏輯、期間與資訊品質,讓永續不再是補充說明,而是企業評估的重要依據。在永續投資與國際準則快速靠攏的背景下,永續資訊已從「可選揭露」轉變為影響信用評等、資金流向與投資決策的關鍵指標。對企業而言,這不僅是符合法規的義務,更是提升治理能力與競爭力的起點。


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修訂重點

本次修訂的核心重點,可以用一句話概括:永續資訊正式成為年報必備項目,且揭露品質要與財務資訊同等級。需特別留意以下七大變動:

1. 年報新增「永續專章」

永續資訊不能再分散在不同段落,企業必須用獨立專章說明,內容需符合 IFRS S1、S2 的揭露精神。


2. 永續專章需由「董事會通過」

永續揭露正式被納入公司治理範疇,董事會需對內容正確性負責。


3. 永續資訊必須與財務報告「一致」

報導個體、期間、假設與資料品質都需與財務報告一致,確保資訊可比、可信。


4. 四大揭露主題明確化

企業需完整說明:

  • 治理架構

  • 永續策略

  • 風險管理

  • 指標與目標

並具體連結財務績效與營運風險。


5. 範疇 1、2 溫室氣體需第三方確信

不得自行填寫,需委託獨立查證機構。


6. 範疇 3 GHG 給予過渡期至最遲 2030 年

因供應鏈資料蒐集困難,主管機關允許較長準備期。


7. 年報與財務報告同步申報,但永續專章可提前上傳

避免因永續資料彙整延誤整份年報申報進度。


永續 × 財務整合:為什麼是這次修訂的核心?

金管會此次修訂的核心精神,在於 永續資訊已成為企業財務價值的重要組成。氣候風險、能源成本、碳價政策、供應鏈要求,都已逐步量化並轉化為企業的實際支出與營運風險,因此永續績效將直接反映在財務表現與企業評等中。

投資人現在也不只看財務報表,而需要有數字、有方法、有證據的永續資訊,才能判斷一家公司的風險與長期發展。永續表現好的企業,更容易吸引資金與投資。

也因此,公司不能再把永續揭露視為 CSR 故事,而要用和財務報告同樣嚴謹的方式處理。這意味著企業內部必須開始跨部門整合:財務、永續、法遵、風管等資料都需要互相驗證。未來內控流程裡,也要把永續數據正式納入,確保品質足以對外揭露。


企業該如何因應

面對年報揭露制度的全面修訂,可透過系統化方式提前部署永續與財務整合機制。


步驟 1|建立跨部門永續資料治理架構

從財務、永續、資訊、風管等部門著手,建立明確的資料輸入流程與版本管理制度,降低資料不一致、數據來源不明的風險。


步驟 2|提前啟動範疇 1 與範疇 2 溫室氣體查證

因查證時程長、資料量大,企業需提前完成盤查作業與查證排程,以避免延誤造成年報無法如期申報。


步驟 3|逐步建立範疇 3 的盤查能力(供應鏈管理)

雖有過渡期至 2030 年,但供應鏈碳資料蒐集需至少 1–2 年的準備。建議自主要供應商開始逐年擴大範圍。


步驟 4|更新內部政策與董事會授權流程

永續相關內容需經董事會核准,企業應及早建立審查、回饋與追蹤的標準作業程序(SOP)。


步驟 5|導入永續 × 財務整合的管理工具

運用碳管理系統、永續資料庫與 ESG 編輯工具,加速資料整合,提高揭露效率並降低人工錯誤。


常見問題

Q1:永續專章與企業原本的 ESG 報告有何差異?

💡A:永續專章需納入年報,揭露要求與財務資訊一致,且須經董事會通過,層級更高於一般 ESG 報告。


Q2:S1、S2 與傳統 CSR 架構有什麼不同?

💡A:IFRS S1、S2 著重「財務重大性」,要求永續資訊必須能連結至財務風險與營運績效。


Q3:範疇 1、2 何時必須完成查證?

💡A:自修訂生效年度起即需納入年報,因此企業需提前啟動查證,以免影響申報期限。


Q4:範疇 3 為何給到 2030 過渡期?

💡A:因供應鏈碳資料取得困難,需要建立供應商蒐集系統並逐年擴大盤查範圍。


Q5:永續資訊與財務資訊「一致」的定義是什麼?

💡A:包含報導邊界、認列期間、資料來源、假設與品質控制,需與財務報告同步。


這次年報準則的修訂,象徵台灣永續資訊揭露邁入新的階段:永續數據不再是補充資料,而是與財務報表同等重要的企業績效指標。


隨著氣候風險、能源成本、碳費、供應鏈壓力逐漸量化,永續表現已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、營運風險與投資評等。投資人與利害關係人需要的是能被查證、能比較、能連結財務成果的真實資訊。因此,企業現在必須開始調整內部,從跨部門建立資料治理、提早進行溫室氣體查證,到強化內控流程與導入資料整合工具,都是為了確保在新規範下能穩定且有效率地揭露資訊。這不只是因應法規,而是一次重整永續管理能力、提升組織韌性的機會。越早準備的企業,在未來永續投資與國際接軌的環境中,就能越早掌握競爭優勢。


競爭力企管擁有ISO認證輔導的豐富經驗,以及專文詳細說明ISO標準、企業管理與時事新知等文章分享,讓經驗豐富的專業顧問師一對一線上諮詢為您服務,無論是ISO標準認證、ESG企業永續報告書相關問題、企業管理與教育訓練課程,都歡迎您預約服務


參考資料:金管會

圖片來源:Freepik

相關文章:

10分鐘搞懂 TCFD:企業必學的氣候財務揭露框架

2025政策更新:永續報告書5大修訂要點一次看懂

2025年20億以下公司永續資訊揭露時程與要點全攻略

IFRS最新指南發布,4步驟掌握重大性資訊

IFRS準則問答集更新,年報精簡1/3,企業該注意什麼?

新手小白別害怕!IFRS S1、S2準則懶人包他來了!


競爭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

|全台免付費專線:0800-800 248
|北區:02-2243 1201
|中區:04-2473 9012
|南區:07-380 3113
|填寫表單:點此連結

|LINE 線上諮詢:@why4800g


於2025 年 10 月,金管會正式公告修訂《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》,為台灣上市櫃企業的資訊揭露要求帶來重大轉變。本次修訂最核心的精神,是將永續相關財務資訊全面納入年報架構,並要求其與財務報告採用一致的報導邏輯、期間與資訊品質,讓永續不再是補充說明,而是企業評估的重要依據。在永續投資與國際準則快速靠攏的背景下,永續資訊已從「可選揭露」轉變為影響信用評等、資金流向與投資決策的關鍵指標。對企業而言,這不僅是符合法規的義務,更是提升治理能力與競爭力的起點。


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修訂重點

本次修訂的核心重點,可以用一句話概括:永續資訊正式成為年報必備項目,且揭露品質要與財務資訊同等級。需特別留意以下七大變動:

1. 年報新增「永續專章」

永續資訊不能再分散在不同段落,企業必須用獨立專章說明,內容需符合 IFRS S1、S2 的揭露精神。


2. 永續專章需由「董事會通過」

永續揭露正式被納入公司治理範疇,董事會需對內容正確性負責。


3. 永續資訊必須與財務報告「一致」

報導個體、期間、假設與資料品質都需與財務報告一致,確保資訊可比、可信。


4. 四大揭露主題明確化

企業需完整說明:

  • 治理架構

  • 永續策略

  • 風險管理

  • 指標與目標

並具體連結財務績效與營運風險。


5. 範疇 1、2 溫室氣體需第三方確信

不得自行填寫,需委託獨立查證機構。


6. 範疇 3 GHG 給予過渡期至最遲 2030 年

因供應鏈資料蒐集困難,主管機關允許較長準備期。


7. 年報與財務報告同步申報,但永續專章可提前上傳

避免因永續資料彙整延誤整份年報申報進度。


永續 × 財務整合:為什麼是這次修訂的核心?

金管會此次修訂的核心精神,在於 永續資訊已成為企業財務價值的重要組成。氣候風險、能源成本、碳價政策、供應鏈要求,都已逐步量化並轉化為企業的實際支出與營運風險,因此永續績效將直接反映在財務表現與企業評等中。

投資人現在也不只看財務報表,而需要有數字、有方法、有證據的永續資訊,才能判斷一家公司的風險與長期發展。永續表現好的企業,更容易吸引資金與投資。

也因此,公司不能再把永續揭露視為 CSR 故事,而要用和財務報告同樣嚴謹的方式處理。這意味著企業內部必須開始跨部門整合:財務、永續、法遵、風管等資料都需要互相驗證。未來內控流程裡,也要把永續數據正式納入,確保品質足以對外揭露。


企業該如何因應

面對年報揭露制度的全面修訂,可透過系統化方式提前部署永續與財務整合機制。


步驟 1|建立跨部門永續資料治理架構

從財務、永續、資訊、風管等部門著手,建立明確的資料輸入流程與版本管理制度,降低資料不一致、數據來源不明的風險。


步驟 2|提前啟動範疇 1 與範疇 2 溫室氣體查證

因查證時程長、資料量大,企業需提前完成盤查作業與查證排程,以避免延誤造成年報無法如期申報。


步驟 3|逐步建立範疇 3 的盤查能力(供應鏈管理)

雖有過渡期至 2030 年,但供應鏈碳資料蒐集需至少 1–2 年的準備。建議自主要供應商開始逐年擴大範圍。


步驟 4|更新內部政策與董事會授權流程

永續相關內容需經董事會核准,企業應及早建立審查、回饋與追蹤的標準作業程序(SOP)。


步驟 5|導入永續 × 財務整合的管理工具

運用碳管理系統、永續資料庫與 ESG 編輯工具,加速資料整合,提高揭露效率並降低人工錯誤。


常見問題

Q1:永續專章與企業原本的 ESG 報告有何差異?

💡A:永續專章需納入年報,揭露要求與財務資訊一致,且須經董事會通過,層級更高於一般 ESG 報告。


Q2:S1、S2 與傳統 CSR 架構有什麼不同?

💡A:IFRS S1、S2 著重「財務重大性」,要求永續資訊必須能連結至財務風險與營運績效。


Q3:範疇 1、2 何時必須完成查證?

💡A:自修訂生效年度起即需納入年報,因此企業需提前啟動查證,以免影響申報期限。


Q4:範疇 3 為何給到 2030 過渡期?

💡A:因供應鏈碳資料取得困難,需要建立供應商蒐集系統並逐年擴大盤查範圍。


Q5:永續資訊與財務資訊「一致」的定義是什麼?

💡A:包含報導邊界、認列期間、資料來源、假設與品質控制,需與財務報告同步。


這次年報準則的修訂,象徵台灣永續資訊揭露邁入新的階段:永續數據不再是補充資料,而是與財務報表同等重要的企業績效指標。


隨著氣候風險、能源成本、碳費、供應鏈壓力逐漸量化,永續表現已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、營運風險與投資評等。投資人與利害關係人需要的是能被查證、能比較、能連結財務成果的真實資訊。因此,企業現在必須開始調整內部,從跨部門建立資料治理、提早進行溫室氣體查證,到強化內控流程與導入資料整合工具,都是為了確保在新規範下能穩定且有效率地揭露資訊。這不只是因應法規,而是一次重整永續管理能力、提升組織韌性的機會。越早準備的企業,在未來永續投資與國際接軌的環境中,就能越早掌握競爭優勢。


競爭力企管擁有ISO認證輔導的豐富經驗,以及專文詳細說明ISO標準、企業管理與時事新知等文章分享,讓經驗豐富的專業顧問師一對一線上諮詢為您服務,無論是ISO標準認證、ESG企業永續報告書相關問題、企業管理與教育訓練課程,都歡迎您預約服務


參考資料:金管會

圖片來源:Freepik

相關文章:

10分鐘搞懂 TCFD:企業必學的氣候財務揭露框架

2025政策更新:永續報告書5大修訂要點一次看懂

2025年20億以下公司永續資訊揭露時程與要點全攻略

IFRS最新指南發布,4步驟掌握重大性資訊

IFRS準則問答集更新,年報精簡1/3,企業該注意什麼?

新手小白別害怕!IFRS S1、S2準則懶人包他來了!


競爭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

|全台免付費專線:0800-800 248
|北區:02-2243 1201
|中區:04-2473 9012
|南區:07-380 3113
|填寫表單:點此連結

|LINE 線上諮詢:@why4800g


  • 競爭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  • service@compet.com.tw
  • 【北區】

    新北市中和區復興路274巷20號4樓

    (02)2243-1201

  • 【中區】

    台中市南屯區文心路一段521號

    (04)2473-9012

  • 【南區】

    80761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9樓之4

    0800-800248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