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9/12
ISO 42001 助力 AI 耗能與效率提升治理
技術效率提升可能導致能源消耗反增,企業若缺乏AI方面的管理,將面臨成本與碳排風險。

台灣企業正處AI轉型浪潮中,從半導體智慧化到金融數據分析,效率提升帶來競爭優勢,卻也敲響環境警鐘。參照全球案例,Google Gemini 2025報告顯示,其AI模型在2024-2025年間,將每次查詢能耗壓低33倍,碳足跡減44倍,僅耗0.24瓦時(Wh)與0.26毫升水,相當於短暫看電視或幾滴水。這看似環保突破,但實則隱藏陷阱,而「傑文斯悖論」指出成本下降可能引發使用量激增,反而導致總資源消耗上升

尤其在台灣,電力供應與碳減排目標已成痛點,AI擴張可能加劇資料中心負荷與水資源壓力。如何平衡創新與永續,避開潛在環保黑洞已成重要議題。


AI 能耗與永續性的矛盾

AI 技術帶來創新與效率,但其能源成本正成為企業永續管理的隱憂。以 Google Gemini 為例,2025 年報告指出,透過晶片與資料中心優化,單次查詢能耗降至 0.24 Wh。然而,即便效率提升,一次 AI 查詢的能耗仍是傳統搜尋的 23 倍,複雜推理更高達 210 倍。若全球搜尋全面 AI 化,每日能耗將達 3.94 TWh,等同台灣 300 萬戶家庭的一日用電,環境負擔不容小覷。

能耗來源主要集中於三大面向:

1️⃣ 模型訓練(GPU/TPU 大量運算)

2️⃣ 雲端運算與數據中心冷卻

3️⃣ 推論服務長時間在線。

這代表導入 AI 的同時,企業也在無形中增加能源依賴。更關鍵的是「傑文斯悖論」:技術效率愈高,使用頻率愈高,導致整體碳排放與能源需求不降反升。對台灣企業來說,這意味著若缺乏能耗控管,AI 導入不僅可能推高能源成本,還會增加碳足跡,衝擊碳中和目標。

在 ESG 與綠色數位轉型趨勢下,投資人、政府與消費者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永續要求。忽視 AI 能耗的企業,不僅面臨成本風險,也將承受品牌信任與合規壓力。要在 AI 時代保持競爭力,企業必須將能源管理納入數位轉型的核心策略。


ISO 42001:AI 管理系統的治理新工具

2023 年底發布的 ISO/IEC 42001:2023 是全球首個人工智慧管理系統標準(AIMS),為企業提供完整治理框架,涵蓋透明性、風險管理與責任制,協助企業在創新、效率與永續間取得平衡。

在能耗管理上,ISO 42001 將「能源效率與永續」納入治理面向,要求企業在追求運算效能的同時,衡量能源使用與碳足跡。透過能耗審計、KPI 建立與持續監測,企業可以將 AI 使用數據化,納入 ESG 報告,回應投資人與社會的綠色數位轉型需求。雖然目前尚無公開數據量化 ISO 42001 導入後的碳排減幅,但參考其他 ISO 標準(如 ISO 50001、ISO 14001)在能源與碳管理上的經驗,企業可逐步建立系統化能耗治理,提升透明度並控制碳足跡。

實務上,導入 ISO 42001 能協助企業:
✔ 向政府提交碳盤查與 AI 能源影響報告
✔ 向投資人展現責任治理與合規性
✔ 強化品牌永續形象,提升國際市場信任

此外,ISO 42001 可與 ISO 27001(資訊安全)、ISO 14064(碳盤查)、ISO 14001(環境管理)整合,打造跨領域治理系統。對台灣企業而言,這不僅是合規工具,更是將 AI 效率轉化為永續優勢、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策略關鍵。


3步驟導入ISO 42001

導入 ISO 42001,對台灣企業而言,不只是合規的防線,更是展現 AI 永續治理 與品牌價值的契機。在實施上,可依循以下3步驟:
1️⃣ 差距分析──盤點 AI 專案的能耗與碳排現況,透過能耗審計或碳足跡估算掌握數據基礎。
2️⃣ 建置管理系統──依據 ISO 42001 框架,設計內部能耗控管流程,結合如 ISO 14001 或 ISO 50001 等既有標準,避免重複建置。
3️⃣ 驗證與持續改善──透過第三方審核與 ESG 報告,持續追蹤並調整 AI 應用的能源影響。

在實務上,部分產業已嘗試透過能耗監測工具,分析 AI 模型的運算能效,並設定使用門檻,避免低價值任務消耗大量資源。另一些企業則先從小規模專案切入,例如優化資料中心冷卻方式,或在 AI 導入前先進行碳足跡試算,逐步累積經驗。

對台灣企業來說,ISO 42001 的最大價值在於:既能降低電力與設備維運成本,又能回應國際供應鏈對 ESG 與能耗透明度的要求。這不僅是降低風險的方法,更是強化市場信任與競爭力的關鍵。


常見問題

Q1:AI 為什麼會消耗大量電力與產生碳排放?

AI 模型在運算時需要大量 GPU/TPU 資源,不僅在模型訓練過程中能耗極高,推論階段也需要長時間在線處理。這些都造成電力消耗增加,並透過數據中心冷卻與能源使用,間接帶來更高的碳排放。

Q2:ISO 42001 與 ISO 50001(能源管理)有什麼不同?

A:ISO 50001 著重於能源系統管理,而 ISO 42001 專注於 AI 管理,涵蓋風險、透明性與能源使用,兩者可以整合,形成完整的 AI 能源治理架構。

Q3:台灣企業現在導入 ISO 42001 有什麼好處?

提早導入 ISO 42001,能幫助台灣企業:

✔ 配合政府淨零政策與碳盤查要求

✔ 提升 ESG 報告可信度,回應投資人需求

✔ 降低因 AI 耗能失控而產生的合規與成本風險

✔ 強化國際供應鏈中的永續競爭力


AI 的效率提升為台灣企業帶來創新機遇,但傑文斯悖論揭示了能耗與碳排的隱形危機,若缺乏治理,技術進步反而可能加劇環境負擔。在 ESG 與淨零壓力下,ISO 42001 成為企業的重要解方。透過能耗審計、治理框架與持續改善,協助企業將 AI 的效率轉化為真實的環保效益。對台灣企業而言,這不僅是合規要求,更是品牌升級與國際競爭力的契機。從差距分析到落實改善,ISO 42001 可幫助企業降低傑文斯悖論的風險,在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雙軌上,打造更具韌性與信任的市場地位。


競爭力企管擁有ISO認證輔導的豐富經驗,以及專文詳細說明ISO標準、企業管理與時事新知等文章分享,讓經驗豐富的專業顧問師一對一線上諮詢為您服務,無論是ISO標準認證、ESG企業永續報告書相關問題、企業管理與教育訓練課程,都歡迎您預約服務


參考資料:CSRone、A-LIGN、ISO、bsi、Dacid Lin顧問筆記、

圖片來源:Freepik


競爭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

|全台免付費專線:0800-800 248
|北區:02-2243 1201
|中區:04-2473 9012
|南區:07-380 3113
|填寫表單:點此連結

|LINE 線上諮詢:@why4800g


台灣企業正處AI轉型浪潮中,從半導體智慧化到金融數據分析,效率提升帶來競爭優勢,卻也敲響環境警鐘。參照全球案例,Google Gemini 2025報告顯示,其AI模型在2024-2025年間,將每次查詢能耗壓低33倍,碳足跡減44倍,僅耗0.24瓦時(Wh)與0.26毫升水,相當於短暫看電視或幾滴水。這看似環保突破,但實則隱藏陷阱,而「傑文斯悖論」指出成本下降可能引發使用量激增,反而導致總資源消耗上升

尤其在台灣,電力供應與碳減排目標已成痛點,AI擴張可能加劇資料中心負荷與水資源壓力。如何平衡創新與永續,避開潛在環保黑洞已成重要議題。


AI 能耗與永續性的矛盾

AI 技術帶來創新與效率,但其能源成本正成為企業永續管理的隱憂。以 Google Gemini 為例,2025 年報告指出,透過晶片與資料中心優化,單次查詢能耗降至 0.24 Wh。然而,即便效率提升,一次 AI 查詢的能耗仍是傳統搜尋的 23 倍,複雜推理更高達 210 倍。若全球搜尋全面 AI 化,每日能耗將達 3.94 TWh,等同台灣 300 萬戶家庭的一日用電,環境負擔不容小覷。

能耗來源主要集中於三大面向:

1️⃣ 模型訓練(GPU/TPU 大量運算)

2️⃣ 雲端運算與數據中心冷卻

3️⃣ 推論服務長時間在線。

這代表導入 AI 的同時,企業也在無形中增加能源依賴。更關鍵的是「傑文斯悖論」:技術效率愈高,使用頻率愈高,導致整體碳排放與能源需求不降反升。對台灣企業來說,這意味著若缺乏能耗控管,AI 導入不僅可能推高能源成本,還會增加碳足跡,衝擊碳中和目標。

在 ESG 與綠色數位轉型趨勢下,投資人、政府與消費者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永續要求。忽視 AI 能耗的企業,不僅面臨成本風險,也將承受品牌信任與合規壓力。要在 AI 時代保持競爭力,企業必須將能源管理納入數位轉型的核心策略。


ISO 42001:AI 管理系統的治理新工具

2023 年底發布的 ISO/IEC 42001:2023 是全球首個人工智慧管理系統標準(AIMS),為企業提供完整治理框架,涵蓋透明性、風險管理與責任制,協助企業在創新、效率與永續間取得平衡。

在能耗管理上,ISO 42001 將「能源效率與永續」納入治理面向,要求企業在追求運算效能的同時,衡量能源使用與碳足跡。透過能耗審計、KPI 建立與持續監測,企業可以將 AI 使用數據化,納入 ESG 報告,回應投資人與社會的綠色數位轉型需求。雖然目前尚無公開數據量化 ISO 42001 導入後的碳排減幅,但參考其他 ISO 標準(如 ISO 50001、ISO 14001)在能源與碳管理上的經驗,企業可逐步建立系統化能耗治理,提升透明度並控制碳足跡。

實務上,導入 ISO 42001 能協助企業:
✔ 向政府提交碳盤查與 AI 能源影響報告
✔ 向投資人展現責任治理與合規性
✔ 強化品牌永續形象,提升國際市場信任

此外,ISO 42001 可與 ISO 27001(資訊安全)、ISO 14064(碳盤查)、ISO 14001(環境管理)整合,打造跨領域治理系統。對台灣企業而言,這不僅是合規工具,更是將 AI 效率轉化為永續優勢、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策略關鍵。


3步驟導入ISO 42001

導入 ISO 42001,對台灣企業而言,不只是合規的防線,更是展現 AI 永續治理 與品牌價值的契機。在實施上,可依循以下3步驟:
1️⃣ 差距分析──盤點 AI 專案的能耗與碳排現況,透過能耗審計或碳足跡估算掌握數據基礎。
2️⃣ 建置管理系統──依據 ISO 42001 框架,設計內部能耗控管流程,結合如 ISO 14001 或 ISO 50001 等既有標準,避免重複建置。
3️⃣ 驗證與持續改善──透過第三方審核與 ESG 報告,持續追蹤並調整 AI 應用的能源影響。

在實務上,部分產業已嘗試透過能耗監測工具,分析 AI 模型的運算能效,並設定使用門檻,避免低價值任務消耗大量資源。另一些企業則先從小規模專案切入,例如優化資料中心冷卻方式,或在 AI 導入前先進行碳足跡試算,逐步累積經驗。

對台灣企業來說,ISO 42001 的最大價值在於:既能降低電力與設備維運成本,又能回應國際供應鏈對 ESG 與能耗透明度的要求。這不僅是降低風險的方法,更是強化市場信任與競爭力的關鍵。


常見問題

Q1:AI 為什麼會消耗大量電力與產生碳排放?

AI 模型在運算時需要大量 GPU/TPU 資源,不僅在模型訓練過程中能耗極高,推論階段也需要長時間在線處理。這些都造成電力消耗增加,並透過數據中心冷卻與能源使用,間接帶來更高的碳排放。

Q2:ISO 42001 與 ISO 50001(能源管理)有什麼不同?

A:ISO 50001 著重於能源系統管理,而 ISO 42001 專注於 AI 管理,涵蓋風險、透明性與能源使用,兩者可以整合,形成完整的 AI 能源治理架構。

Q3:台灣企業現在導入 ISO 42001 有什麼好處?

提早導入 ISO 42001,能幫助台灣企業:

✔ 配合政府淨零政策與碳盤查要求

✔ 提升 ESG 報告可信度,回應投資人需求

✔ 降低因 AI 耗能失控而產生的合規與成本風險

✔ 強化國際供應鏈中的永續競爭力


AI 的效率提升為台灣企業帶來創新機遇,但傑文斯悖論揭示了能耗與碳排的隱形危機,若缺乏治理,技術進步反而可能加劇環境負擔。在 ESG 與淨零壓力下,ISO 42001 成為企業的重要解方。透過能耗審計、治理框架與持續改善,協助企業將 AI 的效率轉化為真實的環保效益。對台灣企業而言,這不僅是合規要求,更是品牌升級與國際競爭力的契機。從差距分析到落實改善,ISO 42001 可幫助企業降低傑文斯悖論的風險,在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雙軌上,打造更具韌性與信任的市場地位。


競爭力企管擁有ISO認證輔導的豐富經驗,以及專文詳細說明ISO標準、企業管理與時事新知等文章分享,讓經驗豐富的專業顧問師一對一線上諮詢為您服務,無論是ISO標準認證、ESG企業永續報告書相關問題、企業管理與教育訓練課程,都歡迎您預約服務


參考資料:CSRone、A-LIGN、ISO、bsi、Dacid Lin顧問筆記、

圖片來源:Freepik


競爭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

|全台免付費專線:0800-800 248
|北區:02-2243 1201
|中區:04-2473 9012
|南區:07-380 3113
|填寫表單:點此連結

|LINE 線上諮詢:@why4800g


  • 競爭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  • service@compet.com.tw
  • 【北區】

    新北市中和區復興路274巷20號4樓

    (02)2243-1201

  • 【中區】

    台中市南屯區文心路一段521號

    (04)2473-9012

  • 【南區】

    80761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9樓之4

    0800-800248

TOP